长期单施不同量化肥和有机肥后盐化潮土pH和EC的变化
[目的]研究长期单施不同量有机肥和化肥对华北平原盐化潮土区土壤pH和EC的影响,以期为本地区科学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始于200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有机肥和化肥处理均设置10个氮水平,N0、60、120、180、240、300、360、420、500和600 kg/hm2,共计19个处理,监测了连续施用不同量化肥和有机肥10年共20季作物后潮土的EC和pH值.[结果]单施化肥N 60、120、180、240 kg/hm2的土壤EC分别为232、280、220和258 μS/cm,与不施肥处理CK的243 μS/cm差异不显著(P>0.05);化肥氮量为N 300、360、420、500和600 kg/hm2处理,土壤EC分别为320、403、513、516和570 μS/cm,显著高于CK和N 60~240kg/hm2处理(P<0.05).10年20季播种作物后,不施肥处理土壤pH基本在7.97上下波动,化肥处理N从60增加到600 kg/hm2,土壤pH分别为7.96、7.89、7.88、7.85、7.83、7.72、7.53、7.51和7.42,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肥料类型对黄淮海地区盐化潮土土壤EC和pH存在显著影响.化肥氮量为N 60、120、180、240 kg/hm2处理与有机肥氮量N 60、120、180、240处理土壤EC和pH类似,分别相差为9.90、-15.9、26.4、1.76 μS/cm和-0.04、0、0.03、0.02,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但随着肥料投入量的增加,差距越来越明显,且与施肥量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化肥N 300、360、420、500、600 kg/hm2处理比同量有机肥氮处理的土壤EC值分别高42.1、90.5、195、110、188 μS/cm,土壤pH分别低0.08、0.09、0.18、0.18、0.14个单位,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在华北盐化潮土上,化肥和有机肥氮投入量不超过240kg/hm2范围内,连续施用10年20季作物后,均未发现对土壤EC值和pH有不利影响,施化肥和有机肥的土壤EC值和pH差异不显著.然而,氮投入量超过300 kg/hm2后,等养分化肥土壤EC值显著高于有机肥,pH显著低于有机肥.因此,要提高盐化潮土的养分投入,应控制化肥用量,依靠有机肥投入,维持土壤pH和土壤EC的稳定.
肥料类型、施肥水平、土壤pH、土壤EC
25
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03-2-2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132016041
2019-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30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