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用量对(土娄)土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果树树干、枝条制成的生物炭添加4~5年后,其添加量对(土娄)土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为生物炭改良(土娄)土的合理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陕西关中(土娄)土的长期田间试验,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及Biolog-ECO检测法,研究了生物炭不同添加量(0、20、40、60、80 t/hm2)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C、N、P、C/N的动态变化及土壤微生物的碳源代谢活性.[结果]当生物炭添加量为40~60t/hm2时,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当生物炭添加量≥40t/hm2时,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C/N;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N、P没有显著影响.当生物炭添加量为20t/hm2时,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季节波动;当生物炭添加量为40~60 t/hm2时,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C/N的季节波动;当生物炭添加量为20~60t/hm2时,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P的季节波动;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N的季节波动没有显著影响.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高量生物炭的添加有降低土壤微生物整体代谢活性的趋势.当生物炭添加量为60 t/hm2时,显著降低了土壤丰富度指数,显著提高了均匀度指数;当生物炭添加量≥60 t/hm2时,显著降低了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利用糖类、氨基酸类、多聚物类、多酚化合物类、多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但生物炭添加量为60t/hm2时,土壤微生物显著降低了对羧酸类碳源的利用率;糖类、羧酸类、氨基酸类是(土娄)土中微生物比较偏好、利用率较高的碳源.[结论]生物炭添加4~5年后,在第7季作物冬小麦生育期内,其不同添加量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依然有显著的差异.生物炭添加量为40t/hm2时,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和C/N,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季节波动;生物炭添加量大于40 t/hm2时,土壤微生物的整体代谢活性,表征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土壤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多胺类碳源的利用率均呈现降低趋势.因此,生物炭添加量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
生物炭、(土娄)土、微生物量、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
25
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4030217149;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NY-09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710712037
2019-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277-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