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1674/zwyf.16357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东北黑土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引用
[目的]分析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真菌丰度、多样性及其群落特征的影响,探讨东北黑土真菌群落变化与施肥的相关性,为进一步调节土壤微生物结构,改善其生态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依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36年长期定位试验站,选取4个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CK)、有机肥处理(M)、氮磷钾无机肥处理(NPK)和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处理(MNPK)的耕作层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真菌ITS基因为分子标靶借助qPCR技术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中真菌群落丰度、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并与土壤化学性质进行偶联分析,揭示群落与施肥的相关性. [结果]长期施用无机肥显著降低土壤pH,而有机无机配施可以有效缓解土壤酸化.NPK处理的ITS基因丰度显著高于MNPK;MNPK处理的细菌/真菌比值(26.91×104)显著大于NPK,各处理比值由高到低为MNPK>M>CK> NPK.细菌/真菌比值与土壤pH正相关;MNPK处理的真菌α多样性指数值略大于NPK.Ascomycota和Zygomycota为土壤中主要真菌门,不同施肥处理之间真菌组成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对照处理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为45.35%,MNPK和NPK处理分别为50.93%和56.16%.有机肥有利于降低病原真菌相对丰度,具有高度侵染性的Cochliobolus在MNPK(0.41%)和M(0.39%)中的相对丰度显著小于CK (3.25%)和NPK (2.08%).CCA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共解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73.3%,有效磷(贡献量为32.4%,P=0.002)、铵态氮(贡献量为14.8%,P=0.01)和硝态氮(贡献量为16.2%,P=0.048)是3个重要的影响因子. [结论]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真菌丰度、多样性,以及菌群组成特征不同.与无机肥相比,有机肥无机肥配施能够有效改善真菌群落结构,降低真菌的丰度,增加真菌多样性,并提高土壤pH,减缓土壤酸化.土壤有效磷、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是影响黑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重要因素.

施肥、真菌群落、高通量测序、土壤有效磷、土壤铵态氮、土壤硝态氮

23

S15;S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3066;国家“973”计划2015CB150506;农业微生物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项任务GJFP201601202,GJFP201601203;国家“863”计划2013AA102802-0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

2017-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914-92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008-505X

11-3996/S

23

2017,23(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