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氮肥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及氮肥损失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新型腐植酸氮肥对玉米产量、氮肥吸收利用和分配及氮肥在土壤中分布以及损失的影响,为促进新型肥料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固定装置,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田间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CK1(不施氮肥)、CK2(普通尿素 N 225 kg/hm2)、HA1(脲基活化腐植酸氮肥 N 225 kg/hm2)、HA2(常规掺混腐植酸氮肥 N 225 kg/hm2)。采集玉米播种前、施肥前和收获后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样品,采用静态箱体内置硼酸吸收池法测定氨挥发,氧化亚氮通过静态箱体收集、真空瓶贮存后气相色谱仪测定。玉米成熟后采集地上部植株样品,将营养器官与籽粒分离,计产并测定产量构成指标。【结果】籽粒中氮素34.6%~36.2%来自肥料,营养器官中氮素14.6%~17.4%来自肥料。CK2、HA1和 HA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25.1%、30.9%、28.5%,氮肥损失率分别为38.1%、19.8%、27.2%。与 CK2相比:1)施用 HA1能提高玉米产量;2) HA1和 HA2处理的氮素吸收总量分别增加25.8和16.3 kg/hm2,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5.8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氮肥损失率分别减少18.3个百分点和10.9个百分点;3) HA1和 HA2处理0—60 cm土壤氮素残留率分别增加12.5个百分点和7.5个百分点;4)施用腐植酸氮肥明显提高0—20、20—40 cm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结论】腐植酸氮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促进玉米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利用,显著增加0—20 cm土壤氮素残留量和0—40 cm土壤无机态氮含量,减缓氮素向深层土壤迁移,从而减少淋溶损失。腐植酸氮肥能改善氮素在土壤中的分布,满足作物根系需肥特性;腐植酸氮肥能显著降低氧化亚氮产生量和其它途径的氮素损失,从而减少氮素损失量。其中,脲基活化腐植酸氮肥作用效果更加明显。
腐植酸、氮肥、利用率、残留、氮肥损失
22
S141;S513(肥料学)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6YFD0200402资助。
2016-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232-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