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1674/zwyf.2015.0506

根系互作对玉米大豆间作作物磷吸收的影响

引用
【目的】间作作物的养分吸收与根系相互作用有着密切关系。研究玉米大豆间作后根系互作对磷含量、磷积累动态的影响,旨在为以玉米大豆为主的间作体系中磷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通过盆栽试验,采用玉米和大豆根系无分隔(NB)、尼龙网分隔(MB)、塑料膜分隔(PB)3种分隔方式,研究了间作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孕穗期、成熟期)和大豆(苗期、分枝期、鼓粒期、成熟期)在不同生育期对土壤中磷的吸收。【结果】与PB相比,MB处理的玉米茎中磷含量在孕穗期提高了16.8%( P<0.05);叶中磷含量在苗期、大喇叭口期分别提高了6.6%、14.2%(P<0.05);NB处理玉米茎中磷含量在大喇叭口期、孕穗期分别提高了25.4%、55.0%(P<0.05);玉米叶中磷含量在大喇叭口期、成熟期分别提高了21.3%、22.2%(P<0.05);与PB相比,NB处理大豆茎中磷含量在分枝期、成熟期分别提高了21.3%、24.7%(P<0.05);叶中磷含量在分枝期提高了11.4%(P<0.05),MB处理大豆叶中磷含量在分枝期提高了4.8%(P<0.05)。与PB相比,NB处理玉米茎中磷积累量在大喇叭口期、孕穗期提高了24.6%、32.3%(P<0.05),MB处理玉米茎中磷积累量在大喇叭口期提高了50.6%(P<0.05),叶中磷积累量在苗期提高了33.6%(P<0.05)。与 PB 相比,NB 处理大豆茎中磷积累量在分枝期、鼓粒期分别提高了36.3%、51.8%(P<0.05),叶中磷积累量在分枝期、成熟期分别提高了27.3%、110.6%(P<0.05);MB处理大豆茎中磷积累量在鼓粒期提高了35.7%(P<0.05)。【结论】根系互作系统中的玉米和大豆茎、叶中磷的累积量大于根系分离生长系统。因此,玉米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磷吸收利用优势。

玉米大豆间作、根系互作、磷吸收

S344.2;Q945.12(耕作学与有机农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504,31460551,31210103906;国家“973”计划项目2011CB100405;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201103003资助。

2015-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142-114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008-505X

11-3996/S

2015,(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