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台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组分的差异
为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同定的影响,以乔木、灌木、草和农田等不同植被类型,纯林和混交两种栽培模式的黄土台塬为对象,进行了土壤碳组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林地和天然草地在0-100 cm土层总碳,轻组、重组、可溶性有机碳以及轻组有机碳分配比例(LFOC/SOC)均不同程度高于耕地,而其有机无机复合度(HFOC/SOC)则低于耕地,灌术林地和天然草地这种趋势尤为突出;各种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总碳和HFOC/SOC在0-20cm差异显著,总碳在60-100 cm也差异明显,轻组、重组及可溶性有机碳在0-40 cm,而无机碳则在40-100 cm差异明显;LFOC/SOC和DOC/SOC在各土层均存在一定差异.土壤总碳、有机碳以及各组分有机碳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无机碳则与其呈负相关.轻组和可溶性有机碳均与粗颗粒、易氧化有机碳以及2-0.25 mm团聚体有机碳的相关性高于与细颗粒、稳态有机碳和>2 min团聚体有机碳;而重组有机碳则与之相反.轻组有机碳较有机碳、总碳、重组以及可溶性有机碳能更敏感地反映利用方式之间的差异,可作为土壤质量变化的评价指标.
黄土台塬、土地利用方式、总碳、无机碳、有机碳组分
16
S152.4(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207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J08D08
2013-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418-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