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不同阶段与低氮耐性相关的QTL分析
以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协青早B/中恢9308)的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通过溶液培养试验检测苗期不同阶段与低氮耐性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结果共检测到14个QTLs,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7.13%~13.03%.其中,处理后15 d检测到6个QTLs,分别位于第1、7、1、7、10和11染色体上;处理后30 d检测到8个QTLs,分别位于第3、8、3、10、3、8、10和4染色体上.处理后15 d,在第1染色体RM297-RM212区间检测到同时控制相对冠干重和相对总干重的QTL,与氮循环有关,此染色体区域可能富含关键的氮代谢基因.定位结果表明,两个时间检测出的低氮耐性QTL的差异表达与水稻不同发育阶段基因的时空表达密切相关,从而反映在低氮耐性位点的差异上.
水稻苗期、低氮耐性、数量性状座位(QTL)
16
S511.01(禾谷类作物)
农业部"948"项目2006-G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23006
2013-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880-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