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8-505X.2006.06.019
3,5 - 二甲基吡唑对铵态氮硝化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春小麦和水稻为供试作物,初步探讨不同用量的3,5 - 二甲基吡唑(DMP)对土壤铵态氮硝化、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占尿素N量0.6% ~ 1.0% 的DMP(折合0.8 ~ 0.9 μg/g, 干土),可显著抑制土壤硝化作用的进行,其抑制效应随抑制剂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强.与对照单施尿素相比,施用1.0% DMP可使土壤NH+4 - N含量提高30% 以上,NO-3 - N含量降低20% 左右.施用占尿素N量0.8% ~ 1.0%的DMP对春小麦产量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两种作物的氮肥表观利用率,促进植株体内的氮素向子粒中的转移.与等量DCD(双氰胺)比较,DMP处理的水稻子粒粗蛋白含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但产量差异不显著.
3、5-二甲基吡唑、铵态氮硝化、春小麦、水稻
12
S145.6(肥料学)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445;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4AA24602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1-SW-19
2006-1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69-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