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8-505X.2006.01.002

太行山前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与平衡研究

引用
在中国科学院栾城生态农业试验站1公顷小麦-玉米轮作农田,运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育法、微气象学法和陶土头多孔杯-水量平衡法分别定量测定了氮素硝化-反硝化损失、氨挥发、NO3--N淋溶损失等氮素循环转化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每年因氨挥发而造成的肥料氮损失量为N 60kg/hm2,占施入肥料氮的15%;NO3--N淋溶损失量为N 6~84 kg/hm2,占肥料施用量的1.4%~20.3%;每年因硝化-反硝化过程造成的肥料损失量为N 2.02~10.49 kg/hm2,占肥料施入量的0.51%~1.37%.氨挥发、NO3--N淋溶和硝化-反硝化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灌溉/降雨之后,玉米季肥料损失明显高于小麦生长季节.氨挥发和NO3--N淋溶损失是本区域农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氮肥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在当地农民所采用的常规农业管理措施下,小麦-玉米轮作农田氮素平衡处于盈余状态,小麦季盈余N+115.5~+124.5 kg/hm2,明显高于玉米季;由于玉米季氮素损失严重,氮素盈余较少,甚至出现亏缺,玉米季氮素平衡状况为-54.6~+14.3 kg/hm2.

氮循环、反硝化损失、氨挥发、NO3--N淋失

12

S158.3(土壤学)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413-6;科技部科研项目2003CCB001

2006-03-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11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008-505X

11-3996/S

12

2006,12(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