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30/j.cnki.jpgr.20200529001
我国野生莼菜考察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对我国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野生资源和栽培品种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湖南、江西、云南、黑龙江等地的莼菜居群进行了考察和收集,对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已保存的6个栽培品种及采集到的6个野生居群27个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表明:在卷叶颜色、叶背面颜色、叶片大小等表型性状上,莼菜野生居群较栽培品种多样性更为丰富,分子水平分析也表明莼菜核苷酸多样性较为丰富(π=0.3456),野生居群的核苷酸多样性(π=0.3386)高于栽培品种(π=0.2916).野生莼菜居群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Fst=0.2654),居群内遗传变异(76.99%)大于居群间变异(23.01%),居群内变异是野生莼菜的主要变异来源;莼菜栽培品种与野生居群遗传分化较小(Fst=0.0674),说明目前莼菜栽培品种人工驯化程度较低.群体结构分析表明,莽山的2个莼菜居群在聚类树中单独聚为一类,且与其他居群遗传差异较大.
莼菜、居群、资源考察、遗传多样性
21
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
2020-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586-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