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30/j.cnki.jpgr.2016.03.019
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D63的育性基因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
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籼稻品种冈46B获得雄性不育突变体D63,并对该突变体进行表型鉴定、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结果显示D63突变体花药瘦小呈乳白色,花药内完全无花粉粒,属于无花粉型雄性不育.与野生型亲本冈46B相比,D63突变体成熟期株高降低了13.7%,穗伸出度减少了266.7%,自交结实率为0,其他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遗传分析表明该不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突变基因定位于第2号染色体长臂靠近着丝粒区域InDel标记J2和J4之间,与J2和J4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2 cM和0.1 cM,该定位区间的物理距离为105.8 kb.候选基因分析结果表明,D63突变体在编码分泌性成束糖蛋白基因LOC_Os02 g28970编码区第1580位碱基A突变为C,使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第527位组氨酸(His)突变为脯氨酸(Pro).D63突变体与已报道的mtr1突变体表型上不同之处主要是后者花药含有败育花粉粒,二者表型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于LOC_Os02g28970基因序列突变位点不同,以及它们分别属于籼、粳亚种2个不同遗传背景所致.
水稻、雄性不育、核不育、遗传分析、基因定位
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533、31471473、91335107;四川省科技计划2012NZ0027、2014JY0056
2016-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29-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