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块茎创伤木栓化过程中形态生理指标及内源激素的变化杨芳,李俊,郭华春马铃薯块茎创伤木栓化过程中形态生理指标及内源激素的变化
本试验以马铃薯(Solanlum tuberosum)完整块茎为对照,马铃薯块茎纵切为创伤处理,主要研究马铃薯块茎创伤愈合过程中块茎内源激素、木质素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及创伤周皮形态解剖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受创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明显增加,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明显增加,而赤霉酸(GA)含量降低.块茎创伤处理后创面在第4天形成木栓形成层,在第10天进入创伤周皮稳定增长的时期.同时,在处理块茎的未创伤处,其周皮厚度和层数均优于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创伤后由于ABA、ZR和GA等内源激素协同调控及POD、PAL酶活增加,促进了创伤周皮的形成,使受创的马铃薯块茎完成创伤木栓化.
马铃薯、创伤木栓化、内源激素、苯丙氨酸解氨酶、创伤周皮
53
S53;S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6035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0-P21.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31660355;China Agriculture Research SystemGrant CARS-10-P21
2017-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82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