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6462.2001.08.024
施乐的毛病究竟出在哪?
@@ 在施乐公司如日中天的时代,它几乎与复印机是同义词.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施乐公司差点被日本复印机制造商消灭,因为后者复印机的销售价格仅相当于施乐公司的生产成本.不可思议的是,施乐公司通过降低成本、重新集中关注自己的顾客群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手段迅速恢复了生机.但90年代初,施乐公司在开发新型数字成像技术的竞赛中落在了惠普公司与柯达公司的后面,再次陷入危险的境地.然而施乐公司又奇迹般地再次摆脱了困境.可刚刚进入2001年,这台"复印机"又出了大毛病,许多投资人担心,施乐公司的末日要来临了.
2004-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