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9701.2023.31.030
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状态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自然病程一般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免疫控制期和再活动期.我国将免疫控制期定义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1000IU/ml、HBV DNA<2000IU/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正常、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阴性、肝脏无或仅有轻度炎症坏死的慢性HBV感染者,即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患者.传统观点认为,该期患者的病毒复制处于低水平状态,肝脏一般无显著的炎症或纤维化,疾病进展缓慢,故不推荐使用抗病毒治疗方案.研究表明,HBsAg<1000IU/ml、HBV DNA<2000IU/ml、HBeAg阴性、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正常的患者仍存在进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甚至出现肝病相关死亡的风险.目前,临床对该部分人群是否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对非活动性 HBsAg 携带状态患者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乙型肝炎病毒、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状态、抗病毒治疗、肝纤维化
61
R512.6(传染病)
浙江省杭州市农业与社会发展科研项目202204A02
2023-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