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6S rDNA测序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另有8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分别提取肠道菌群DNA,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扩增V3~V4区序列相应基因片段,建库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Alpha多样性分析中,两组间Ace指数、Chao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OTU聚类和物种注释,发现两组间部分菌群的丰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NC)相比,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组(PBC)解纤维素根瘤菌(Cellulosilyticum)、霍尔德曼氏菌(Holde-manella)、毛螺菌(Lachnospiraceae)、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和摩根菌(Morganella)降低,亨盖特拉菌(Hungatel-la)显著升高.此外,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PBC组和NC组肠道中大肠杆菌的含量,发现PBC组中的含量显著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健康对照组(NC)相比,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组(PBC)在一定水平上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进一步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有望为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发生发展和寻找新的敏感微生物标志物提供新的思路.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16S rDNA;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
59
R575.2(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科技计划项目
2021-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39-143,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