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免疫功能缺陷宿主与非免疫缺陷宿主的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

引用
目的 分析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CM)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缺陷分为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组(ICH-CM组)和非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组(NON-ICH-CM组),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脑脊液隐球菌荚膜抗原的差异,并观察血液和脑脊液隐球菌荚膜抗原滴度对隐球菌脑膜炎的评估价值.其中ICH-CM组患者61例,NON-ICH-CM组17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础疾病及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和既往或同时存在颅内病变的情况.结果 ICH组与NON-ICH组在临床表现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缺乏典型的表现,两组均可表现为脑膜强化、脑梗死、多发缺血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脊液的隐球菌荚膜抗原滴度为(977.06±799.12),高于血的(498.13±46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H-CM组死亡20例(32.78%),NON-ICH-CM组死亡1例(5.88%),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受损宿主容易合并各种感染,其中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较隐匿,缺乏特征性,尤其是长期接受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影响很大.

隐球菌性脑膜炎、免疫受损宿主、非免疫缺陷宿主、隐球菌荚膜抗原

59

R379.5(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9KY716

2021-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2-1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现代医生

1673-9701

11-5603/R

59

2021,59(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