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作为一门承载人文素质、联系古今的一门学科知识。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br> 1历史教学首先要达到一定的深度<br> 教师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打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如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时,我先向学生指出了这个时期历史的主流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接着介绍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分为三个时期: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建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北美和欧洲进一步建立;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胜利。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途经有三条: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通过资产阶级的改革确立;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确立。这种讲解使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有一个整体概念,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能力、资本主义、历史知识、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概念教学、制度、历史思维能力、培养能力、能力培养、基础、理解和掌握、建立和发展、自上而下、整体概念、学科知识、王朝战争、人文素质、历史教师、课堂教学
G63;G42
2016-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42-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