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明清德化窑青花装饰艺术
青花装饰是中国陶瓷生产过程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装饰技术。青花彩绘最早发现于唐朝,元代成熟,明代青花瓷成为主流,清朝为青花彩绘的鼎盛时期。青花运用钴在陶瓷素坯上绘画,再施以透明釉,然后在1300摄氏度上下一次高温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以瓷白为底色,通过单一的青色表达形象,体现陶瓷装饰的视觉效果,白色是最为洁净的颜色,不管是家居摆设还是日常使用,最受欢迎。青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碧水蓝天的美景,青花装饰于白瓷,只是打破了白瓷的单调,使白色瓷器更加优美,白底上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幽倩美观,明净素雅。青花瓷主要生产于景德镇,德化窑也不少,在“南海一号”和开往印尼爪哇“的星号”古沉船中都发现大量的德化青花瓷,特别“泰兴号”沉船古瓷中多为德化青花瓷。青花装饰分为官窑青花和民窑青花,两种体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官窑青花,由技艺高超的绘瓷高手精心创作,装饰的风格精致细腻,总体上给人一种精细雅致的审美情趣;而民窑青花,为民间普通艺人所作,装饰风格简朴豪放,体现出一种粗犷活泼的审美情趣,明清时期,青花彩绘以景德镇最为闻名,既有官窑,也有民窑。而德化的青花瓷,当时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一定的影响。
明清时期、德化青花瓷、民窑青花、青花装饰、审美情趣、陶瓷装饰、景德镇、官窑、彩绘、装饰技术、装饰风格、陶瓷素坯、视觉效果、生产过程、审美特征、日常使用、青色、高温烧成、鼎盛时期、沉船
K87;TQ1
2016-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