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典理性与民法总则以中国大陆民法典编纂为思考对象
@@ 引言
(一)问题
经过17世纪这一"自然科学时代"(Naturwissenschaftliche Pefiode)[1]的洗礼,身披厚重传统外衣的法学(Jurisprudenz)借助一般化(Generalisierung)与体系化(Systematisierung)技术,终以科学理性的全新形象盛装登场.(2]19世纪,历史法学派更是造出"法律科学"(Rechtswissenschaft)一词,[3]以显示自身在科学家族的登堂人室.对于近代法律科学取得的成就,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指出,唯其具有"形式性的性格".[4]其中,<德国民法典>借助"提取公因式"(Ausklammemng)之数学技术,[5]用总分则编制体例把法典的形式理性追求演绎得淋漓尽致.
民法典编纂、理性追求、民法总则、中国大陆、对象、China、Based、法律科学、提取公因式、历史法学派、德国民法典、形式性、数学技术、世纪、科学时代、科学理性、编制体例、一般化、新形象、体系化
22
D9(法律)
2010-1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8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