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2596.2018.09.013
道德情与理——转型时期道德心理学探新
道德,是当代心理学关注的核心议题.进入20世纪以来,当代道德心理学在认知主义的思路下,把研究重心放在道德判断上,产生了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心理学,美国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等主知主义的理论范式.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以及全球化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中西方道德文明碰撞加剧的研究新现实,道德心理研究回应时代的主题,走向研究视角多元化、多学科共治、多元文化并存、情理共治的局面,我们称为后科尔伯格时期.后科尔伯格时代的道德心理研究致力于消极文化差异带来的不确定性,借鉴脑科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实验哲学的研究成果,拉近理性和感性的鸿沟,整合身体和心智的认知,对道德情感、道德情境与道德理性等"情与理"问题,做出了一系列创新研究.
转型期、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心理学
39
B82-054(伦理学(道德哲学))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西方道德教育心理学新发展与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比较道德文化的视角GD16CJY0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2016年度创新研究项目:道德的"认知"与"体知"——具身哲学视域下的道德心理学比较研究16QNCX08
2018-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