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抗挫心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抗挫心理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都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得到改善.孩子的抗挫能力,虽然与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更主要的是他在以前的生活中如何应对挫折的经验积累.能成功战胜小挫折的人,可以为自己积累非常宝贵的抗挫经验,从而增强自己抗挫心理的能力.孩子进入小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的主观意识不断完善,在他们独自探索周围的生活环境时,不可避免地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摩擦,自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为了使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健康心理,也为了使他们在今后充满强烈竞争的社会生活中拥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抗挫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学校教育、有效培养、小学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抗挫能力、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品质、实施素质教育、适应环境、健全的人格、主观意识、指导纲要、增强、增长、小学阶段、适应能力、生活环境、社会生活、认识自我、全面素质
G64;G44
2017-07-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