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唤醒和激发,还课堂给学生
德阳市的小学语文老师在冯学敏老师的带领下,充当了首批"群文阅读"教学探路者的角色.八年的深入研究使我们形成了自己的群文阅读教学操作系统,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目前,我市的小学语文教师基本是上完教材的一个主题单元,再补充一堂对应的《同步阅读》教材群文阅读课.即便是这样的操作,老师们也要进行比单篇更多更精心的准备——因为群文阅读篇目较多,信息量大,对执教老师教材钻研的深度和广度比单篇要求更高,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解决好"一桶水"的问题.作为"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课题的主研人员之一,我曾数次执教与此相关的示范课或者是省市级赛课,但是每次课前准备时间至少都在一周左右.而这一次的任务,则是在三天的时间里完成和我们的教材版本完全不同的北师大版本的群文阅读教学所有的准备工作,然后到民族地区泸定县,用他们的学生给当地的语文老师示范.接到任务的时候,是下午放学时间,还剩下两天.陌生的教材,民族地区的孩子,能顺利完成任务吗——我在脑袋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课堂、阅读教学、教材、语文老师、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操作系统、准备时间、准备工作、主题单元、执教、拓展阅读、同步阅读、单篇、北师大版、再补充、阅读课、信息量、示范课、德阳市
G63;G62
2016-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