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被“撼”,折射出了什么——直击故宫[错字门]
【引言】在中国,故宫早已成为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既是博物馆,又是文物.既象征着中国过去的皇权,也是推翻帝制后人人皆可入内的旅游景点,最能显示中国人平等的地方。然而,最近一段时间,故宫却没给人们留下什么好印象。在继“失窃门”之后,故宫又上演了“错字门”,一时舆论大哗,留给故宫的除了尴尬,还是尴尬。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2010年中国语言状况报告中,就有当前学生的汉语能力、汉字书写能力在退化的结论,中国第一公共博物馆的“错字门”可谓最新佐证。
汉语能力、故宫、错字、折射、中国人、2010年、传统文化、旅游景点
G623.2(初等教育)
201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