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香蕉煤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香蕉是我国南方的重要特色作物,香蕉煤污病的发生降低了果实品质,严重影响其市场价值,给蕉农造成经济损失.为明确广西香蕉上新发生煤污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病原菌株BFMY-2,并依据柯赫氏法则验证其为广西香蕉煤污病的病原菌.通过rDNA-ITS和SSU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鉴定,将病原菌鉴定为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该菌引起的香蕉煤污病为首次报道.生物学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为6.0~7.0;可利用11种供试碳源和12种供试氮源,最适碳源为果糖和木糖,最适氮源为甘氨酸;在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80%时孢子才能萌发,最适湿度为100%.
香蕉;煤污病;枝状枝孢霉;生物学特性
51
S432.44(病虫害及其防治)
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2021-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0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