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412-0914.2005.06.011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基线及其室内抗药突变体的研究
2003~2004年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省共分离获得100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并测定了这些菌株对烯酰吗啉和甲霜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其敏感性呈连续的单峰曲线分布,EC50在0.063 1~0.220 6μg/mL之间,最不敏感菌株是最敏感菌株的3.1倍,平均为(0.115 3±0.030 8)μg/mL,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亚群体,因此可作为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基线;64%的供试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下降,甲霜灵与烯酰吗啉之间不存在交互抗药性.采用紫外线诱变菌丝的方法仅从3个菌株中的1个菌株获得了3%突变频率的抗烯酰吗啉突变体,抗性倍数为1.5~1.9,没有获得高抗药水平的突变体.这些突变体与氟吗啉之间具有正交互抗药性,而与霜脲氰或嘧菌酯之间无交互抗药性;与野生亲本菌株相比,抗药突变体的生长速率和产孢子囊能力显著下降,不利于抗药群体的发展.但由于马铃薯晚疫病菌被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认为是高抗药性风险病原菌,建议生产上应将烯酰吗啉与其它无交互抗性的药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以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马铃薯晚疫病菌、烯酰吗啉、敏感性基线、抗药性
35
S435.32;S481.4(病虫害及其防治)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40350377;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30400294
2007-03-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4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