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412-0914.2005.06.002
核盘菌对油菜、向日葵和大豆的侵染及其致病性分化研究
通过对从陕西大荔采集的油菜及其后茬向日葵上的核盘菌和从新疆阿勒泰的向日葵上采集的核盘菌样品进行单菌核分离、培养和纯化,比较其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干重、菌落形态、致病力强弱及菌株的草酸累积等,将两地的核盘菌分成A、B、C三种类型,其中A类来源于陕西大荔的油菜和向日葵,B、C类来源于新疆阿勒泰的向日葵.不同类型核盘菌对于不同寄主的致病力存在着分化现象,A、B类菌株生长正常、菌落均匀旺盛,B类对油菜、向日葵和大豆的致病力较强,草酸产量较高;而A类仅对油菜和向日葵的致病力较强对大豆的致病力很弱,但草酸产量最高.C类菌株生长异常,菌落稀疏不均匀,对3种作物的致病力均弱,草酸产量较低.2001年田间调查亦表明:A类菌株可导致油菜、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但未见其使大豆致病,由此提出油菜茬后,不宜种植向日葵,二者应与小麦、玉米等实行较长周期的轮作.本文也同时对各菌株进行了RAPD分析和菌丝体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间的遗传多样性表现丰富但未发现与其致病性分化相关.
核盘菌、侵染、致病性分化、亲和性
35
S435.65(病虫害及其防治)
中-波合作项目国科外字[2000]0048-29-75
2007-03-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86-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