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嗅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棉铃虫Helicover pa armigera是世界上重要的多食性农业害虫,主要依赖嗅觉寻找寄主、识别配偶以及选择产卵位点,以实现生存和繁衍.研究表明触角和下唇须是棉铃虫重要的外周嗅觉器官,其上分布毛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等重要的嗅觉感器,表达了包括气味结合蛋白、气味受体、离子型受体等上百种气味化学感受蛋白基因.脑内触角叶及与触角叶神经元连接的蕈形体冠、侧角、外侧前脑等为棉铃虫嗅觉中枢系统.通过利用电生理和染色标记技术明确了棉铃虫性信息素和二氧化碳感受相关的受体、嗅觉感受神经元和其他类型的触角叶神经元.这些关于棉铃虫外周和中枢嗅觉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棉铃虫嗅觉器官感受寄主植物、有毒食物和天敌等气味分子的功能图谱以及研究不同嗅觉神经元在突触联系水平上对气味信息进行处理和编码的神经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深入研究棉铃虫的嗅觉行为调控机制和开发基于嗅觉行为调控的防治技术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棉铃虫、触角感器、触角叶、嗅觉神经元、嗅觉编码
49
S435.622.3(病虫害及其防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30089
2023-0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