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宽和株距对带状间作大豆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间套作系统中合理的田间配置能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增加系统产量.为进一步完善西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系统高产高效的田间配置技术,本研究以大豆-玉米带状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综合分析2.0 m(B1)和 2.4 m(B2)2 个带宽与 9 cm(P1)、11 cm(P2)、14 cm(P3)、18 cm(P4)4 个株距对大豆物质积累分配、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2 带宽下各株距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B1,其 2 年平均值在B2 下较B1 增加14.26%;相同带宽下净光合速率在B1P4 和B2P4 达到最大,开花期较B1P1 和B2P1 增加 13.57%和 25.21%.2 个带宽下大豆群体物质积累均随株距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分别在 B1P3 和 B2P2 下达到最大,完熟期 B2 较 B1 增加9.82%~22.08%.同时,带宽与株距的增加促进了大豆花后物质的积累与向籽粒的转移,与B1 相比,B2 处理使大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干物质转移量分别增加 13.82%~28.01%和 13.38%~37.76%,籽粒物质积累占比增加到41.80%~44.26%.物质积累的增加改善籽粒灌浆过程,B2 带宽下籽粒灌浆活跃期(D)较B1 延长 2~3 d;2 种带宽下平均灌浆速率均在 P4 达到最大且分别较 P1 增加 5.80%和 6.58%.产量结果表明,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模式中,带宽和株距的增加降低了群体有效株数,增加了单株粒数和百粒重;B2 带宽下的大豆产量较B1 增加 22.32%~36.87%,2 个带宽下分别在B1P3 和B2P2 达到最大值,2 年间较B1P1 和B2P1 增加 17.83%~26.44%和 10.71%~10.76%.综上所述,2.4 m带宽下大豆株距为11 cm时能有效改善大豆花后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促进籽粒灌浆,增加单株粒数和百粒重,提高大豆群体产量,实现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系统的高产高效.
间作大豆、带宽、株距、物质积累、产量
50
S511;S344.2;S143.1
2023-1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6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