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QTL定位
发掘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基因有助于抗病品种的选育,减少黑条矮缩病对水稻生产的危害.本研究构建了包含222个家系的L5494/IR36重组自交系群体.对该群体进行黑条矮缩病的田间诱发鉴定,抗性亲本IR36发病率为28.70%,感病亲本L5494发病率为84.26%,群体发病率范围为11.21%~89.81%.利用134对分子标记构建覆盖12条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谱,总遗传距离为1475.97 cM,平均标记间距为11.1 cM.利用QTL IciMapping 4.0对抗黑条矮缩病QTL进行分析,共检测到4个QTL,其中第1、第2、第9染色体上QTL的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2.64%、16.00%和8.43%,抗病等位基因来自抗病亲本IR36;第6染色体上QTL的表型贡献率为10.82%,抗病等位基因来自感病亲本L5494.在此基础上,利用93-11为供体、日本晴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材料,在qRBSDV-1定位区间内检测到来自93-11的抗性QTL.本研究结果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借鉴.
水稻黑条矮缩病、重组自交系、QTL定位
45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6ZX0800100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174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2019-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664-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