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中地区冬小麦临界氮稀释曲线与氮营养指数模型的建立
为了验证小麦临界氮稀释曲线在豫中地区的适用性,选择大穗型品种周麦16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进行了连续3年(2011年10月至2014年6月)的田间定位试验,设置5个氮水平(纯氮0、120、180、240、360 kg hm-2),分别构建了小麦地上部生物量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和氮营养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地上部生物量随着施氮量增加显著提高,而后趋于平缓;小麦临界氮浓度与地上部生物量符合幂函数关系,其 R2分别为0.8203(豫麦49-198, P<0.01)和0.7981(周麦16, P<0.01),且模型在年度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根据模型得到的氮营养指数可以较好地评价小麦植株氮营养状况,且小麦氮营养指数和相对茎基部硝酸盐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说明本文所构建的小麦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适用于本地区,且可以用来估测小麦植株氮素盈亏水平。
小麦、临界氮稀释曲线、氮营养指数、茎基部硝酸盐
42
F12;TQ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1935;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3资助。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1471935;the Special Fund for Agro-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Public Interest201103003
2016-06-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90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