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合成相关基因在小麦BNS不育系育性转换中的差异表达
为了探讨ATP合酶α亚基和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APRT)与温敏雄性不育系BNS育性的联系,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在花药发育的4个重要时期(四分体期、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定量检测ATP合酶α亚基和APRT相关基因在不育及可育条件下花药中的mRNA表达水平。不育条件下, ATP合酶α亚基基因从四分体到二核期表达量持续下降,与可育株相比在单核期表达量显著下降; APRT1在4个时期的表达量低于其在相应可育条件下的表达量,而APRT2基因在 BNS 不育和可育条件下维持较低的表达水平。APRT 相关基因表达量在三核期均有较显著提高,且可育条件下比不育条件下提高更明显。因此认为, ATP合酶α亚基基因与BNS育性转换密切正相关, APRT基因在三核期转录水平的变化与BNS育性转换有一定关系。
小麦、BNS雄性不育、ATP合酶α亚基、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荧光实时定量PCR
S51;S3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5B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础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ZD2012001资助。
2014-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01-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