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部地区杂草稻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分析
前期调查研究表明,江苏是中国杂草稻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尤其以苏中地区最甚.本文利用具有多态性的33个共显性SSR标记,分析苏中地区的11个杂草稻种群以及苏南苏北部分杂草稻样品,以揭示江苏省主要杂草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来源.结果表明,苏中地区11个杂草稻群体总的遗传多样性(He)为0.1661,Shannon指数(I)为0.2872;多态位点百分率达到87.88%,等位基因数(Na)为2.151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887.其中,泰州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而南通地区的最低.杂草稻在地区之间的遗传分化(1%)显著小于杂草稻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39%),更小于种群内的遗传分化(60%).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苏中和苏南地区杂草稻以籼型为主,苏北地区存在少量粳型杂草稻;苏中地区的杂草稻与现有栽培稻品种和普通野生稻没有明显的亲缘关系,但与曾经栽培过的杂交水稻品种有关.因此,本研究相对支持江苏省杂草稻可能主要来自栽培稻的基因重组或回复突变等产生野生性状即返祖遗传的假说.苏北地区的杂草稻可能来源于橹稻与现今栽培稻杂交的后代.
杂草稻、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来源、微卫星标记
37
S51;S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B109202;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8011,2009ZX08012-020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0604
2011-1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324-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