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粒小麦品种八氢番茄红素合酶基因等位变异的分子检测
硬粒小麦籽粒中黄色素含量与硬粒小麦面制品的加工品质关系较为密切,研究控制小麦黄色素含量基因的等位变异、选育高黄色素含量品种是硬粒小麦品质育种的重要目标.以来自不同国家的177份硬粒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特异引物的PCR扩增技术,利用与黄色素含量有关的PSY基因功能性标记YP7A-2、YP7B-1、YP7B-2、YP7B-3和YP7B-4,分别对参试小麦品种中7A和7B染色体上Psy-Al和Psy-B1基因的等位变异类型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位于硬粒小麦7A染色体上的Psy-Al的变异类型较为单一,只有Psy-Ald和Psy-Ale两种类型,分布频率分别为76.8%和23.2%;而位于硬粒小麦7B染色体上的Psy-Bl的变异类型有6种,分别为Psy-Blb、Psy-Blc,Psy-Bld、Psy-Ble、Psy-Blf和Psy-Blg,分布频率分别为9.0%、0.6%、0.6%、6.8%、25.4%和57.6%.其中,Psy-B1b,Psy-Blc和Psy-Bld 首次在硬粒小麦品种中被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硬粒小麦品种Psy1基因多态性.有34个品种含0有Psy-Ald/Psy-Blf,12个品种含有Psy-Ald/Psy-Blg和1个品种含有Psy-Ald/Psy-Blc的基因型组合,为高黄色素含量品种;有28个品种含有Psy-Ale/Psy-Blg和1个品种含有Psy-Ale/Psy-Blb基因型组合,为低黄色素含量品种.本研究结果为硬粒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资源.
硬粒小麦、八氢番茄红素合酶、黄色素、功能标记
37
S51;S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07B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9CB118301;河南省重大公益项目资助
2011-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92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