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棉纤维发育过程中超分子结构变化与纤维品质的关系
以棕絮1号、新彩棉1号、陇绿棉2号、绿1-4560和普通白色棉对照品种鲁棉研28为试验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彩色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纤维品质与超分子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旨在探寻彩色棉纤维品质差的原因.结果表明,各供试品种的最终棉纤维长度、3.2 mm隔距比强度、成熟度及马克隆值均表现为白色棉鲁棉研28>棕色棉棕絮1号和新彩棉1号>绿色棉陇绿棉2号和绿1-4560;相应的横向晶粒尺寸均随纤维发育进程不断增大,取向参数逐渐减小(优化),但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与白色棉鲁棉研28相比,棕色棉棕絮1号和新彩棉1号纤维的横向晶粒尺寸初始值低,日增幅偏大,终止值略低;取向参数初始值低,日变幅小,终止值偏高;绿色棉陇绿棉2号和绿1-4560纤维的横向品粒尺寸初始值低,日增幅小,终止值偏低;取向参数初始值高,日变幅小,终止值高.相关分析显示,彩色棉纤维的横向晶粒尺寸与3.2 mm隔距比强度密切相关(r=0.89621*),、ψ角和φ角与3.2mm隔距比强度、成熟度、马克隆值呈显著负相关(r=-0.93816*~-0.90233*),α角与纤维长度极显著负相关(r=-0.97314**).表明彩色棉纤维品质差与纤维发育过程中横向晶粒尺寸初始值和终止值低及取向参数终止值高,进而影响纤维3.2 mm隔距比强度、成熟度、马克隆值和纤维长度有关.
彩色棉、棉纤维、纤维品质、超分子结构
36
TS1;TQ6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及产业化项目2006BAD10B07;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2007,2009;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项目2008LZ03,2009LZ00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Q2007D03
2010-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386-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