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24/SP.J.1006.2009.00071

甘蓝型油菜Cu/ZnSOD和FeSOD基因的克隆及菌核病菌诱导表达

引用
依据拟南芥、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已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用同源序列法和RT-RACE技术克隆甘蓝型油菜Cu/ZnSOD和FeSOD基因,经序列分析和基因片段拼接,得到Cu/ZnSOD和FeSOD基因的全长cDNA,分别为756 bp(GenBank登录号AY970822)和1 037 bp(GenBank登录号EF634058).以cDNA序列设计引物,获得1 322 bp的Cu/ZnSOD基因组DNA(GenBank登录号DQ431853)和1 659 bp的FeSOD基因组DNA(GenBank登录号EF63405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u/ZnSOD基因ORF框长459 bp,编码15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在基因组序列结构上具有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而FeSOD基因ORF框长792bp,编码263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在基因组序列结构上具有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二者外显子和内含子交接处完全符合GT/AG规则.利用获得的Cu/ZnSOD的cDNA片段作探针,对菌核病菌诱导甘蓝型油菜叶片的mRNA进行North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在同一品种(系)中菌核病菌诱导后Cu/ZnSOD mRNA表达量比诱导前升高,抗(耐)型油菜Cu/ZnSOD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感病型.油菜叶片SOD酶活性分析结果也获得了完全一致的结果.以上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SOD基因与菌核病抗性相关.

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Fe-超氧化物歧化酶、甘蓝型油菜、菌核病菌、基因表达分析

35

S4 ;S5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600;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1ABD113

2009-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1-7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作物学报

0496-3490

11-1809/S

35

2009,35(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