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496-3490.2006.02.003
杂交稻部分不育系与恢复系的SSR分类
选用分布于水稻(Oryza sativa L.)12条染色体上的36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引物,分析了5个光温敏核不育系、7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54份来自不同生态类型的恢复系或品种的遗传差异.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300条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SSR引物检测到8.33条.分析结果表明:(1)SSR标记明确地把供试的66份水稻材料中的65份区分开来,和已知系谱的亲缘关系多数吻合,与表型性状聚类结果也有一定的相似性.(2)以GD=0.73为标准,可准确地将籼稻、粳稻、野生稻三大类区分开;以GD=0.63为标准,又可区分出籼稻大类中带有粳稻或野生稻血缘的品种.表明SSR标记对籼稻、粳稻、野生稻品种的分类灵敏度高、结果可靠;并筛选出可用于鉴别水稻籼粳类型的10对特异性引物.(3)以GD=0.56为标准,将供试材料划分在8个生态类型中,为生产上杂优组合亲本的选配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同时,生产上常用的一些杂交稻亲本划分在不同的生态类型中,表明强优势组合亲本间的遗传差异一般较大.
杂交水稻、分类、SSR标记、杂种优势生态型、DNA指纹图谱
32
S511(禾谷类作物)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0430062;江西省科技攻关项目
2006-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6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