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496-3490.2005.06.001
水稻早世代稳定特异性的研究
利用9个具有早世代稳定遗传特性的水稻品系和7个栽培稻作为主体亲本杂交配组,在130个组合F2群体963个株系中,发现28个组合中出现73个稳定株系.遗传分析表明水稻早世代稳定既不是质量性状遗传也不是数量性状遗传,是按株群分离的遗传方式,出现稳定株系的组合F1群体发生了分离,F2群体中既有性状不分离的稳定株系又有孟德尔式的分离株系.选用168对SSR引物对其中32个稳定株系及同组合中的分离株系进行了标记分析,选用了26个ISSR引物对8个稳定株系和分离株系进行标记,结果表明,稳定株系F2、F3及其F1单株具有一致的SSR标记,都是纯合的,且双亲的标记都出现在后代,其标记位点在后代的染色体上同时出现;F2分离株系及F1单株的分子标记表现为杂合.大部分早世代稳定株系在RM276、RM258、RM248、RM1等标记位点都高频率地出现非父母标记带型.ISSR标记稳定株系时,有时出现母本带,父本带消失;有时出现双亲部分标记带型组合;有时出现非父、母带型.推测水稻早世代稳定是在遗传因子作用下,在杂交受精或合子早期发育中发生了双亲染色体重排,形成纯合的F1单株.
早世代稳定、稳定株系、分离株系、遗传分析、SSR标记、ISSR标记
31
S511(禾谷类作物)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1AA211081
2005-07-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677-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