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496-3490.2004.06.007
旱作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的响应特征
水稻旱作正在成为水稻节水栽培的重要途径而在全国逐步得到推广.本文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在水、旱作时的生长与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在旱作时的生长、形态、生理、产量等均发生分异.旱作后,广陵香粳在生长中后期的根冠比高出相应水作处理的37.1%,两优培九、扬稻4号及对照扬旱1号也保持较高的根冠比,而武育粳3号根冠比下降30.2%;扬稻4号和汕优63水稻保持较高的根系活力,汕优63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例最大,而扬旱1号和扬稻4号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例较小;产量受不良影响的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扬旱1号、汕优63、协优63、扬稻4号、9520、武育粳3号、广陵香粳和两优培九,旱作时的相对产量分别为96.9%、76.3%、74.2%、61.6%、49.5%、43.9%、43.7%和43.0%.总体上说,籼型品种对旱作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响应、水稻、旱作
30
S511;S518(禾谷类作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446
2004-07-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5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