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496-3490.2000.04.007
水稻孕穗期茎注射野生稻DNA变异株系的RAPD分析
利用野生稻有利基因是培育超高产栽培稻(Oryza sativa L,2n=24AA染色体组型)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本研究通过穗茎注射法将小粒野生稻O.minuta(2n=4x=48,BBCC染色体组型)总DNA导人杂交稻当家亲本V20B,获得了变异株的3个高世代株系;用RAPD方法对上述3个株系、供、受体及对照品种明恢63共6个材料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所用83个Operon引物均在小粒野生稻与V20B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二者相似系数仅为26.7%,而明恢63与V20B二者的相似系数达90.5%。83个引物中有15个引物在变异株第7代株系97C-77与受体V20B间扩增出的产物存在差异,差异带共有26条,占83个引物在V20B中扩增出的带数397的6.6%。其中OPB-18、OPD-03、OPE-09、OPE-18、OPG-10及OPG-11等6个引物在97C-77中各扩增出1条只在供体中存在而在受体中不存在的特异带。26条差异带中的24条在共第3代祖先的第9代2个株系98C-107、98C-165与97C-77间无差异。因此,绝大多数DNA水平上的变异可能从第3代起稳定遗传;研究结果从DNA水平证明,变异株系中导人了野生稻DNA,导人野生稻DNA可能是创造栽培稻新种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栽培稻、小粒野生稻、DNA转移、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26
S511(禾谷类作物)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总理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2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