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5280.2008.04.011
氮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对超级早稻产量及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为了探讨氮肥用量与插秧密度对超级早稻产量的影响,2007年在长沙、常德、郴州进行了大田栽培联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处理间产量及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收获指数等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显著,中早22产量与施氮量呈单峰曲线,以150 kg/hm2施氮量处理的产量最高(长沙7.5 t/hm2,常德9.4 t/hm2),在0~150 kg/hm2的施氮范围内增产效应最明显;陆两优996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以195 kg/hm2施氮量处理的产量最高.在30×104~36×104穴/hm2的密度范围内,穗数与每穗粒数之间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因而密度间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和栽插密度对产量的互作效应不显著.
早稻、栽培、施肥
22
S511.01(禾谷类作物)
农业部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技术集成项目;湖南省超级稻"三定"栽培技术研究项目
2009-03-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54-25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