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攻击性研究综述
自从杨治良等通过实验发现内隐攻击性以来,内隐攻击性便被纳入到了内隐社会认知的范畴,国内学者便采用国内学者主要采用了偏好判断法、内隐联想测验等方法深入广泛研究内隐攻击性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被试差异、社会情境、人格特征、启动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内隐攻击性、研究成果、综述
B841.7(心理学)
2012-07-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5-35,47
内隐攻击性、研究成果、综述
B841.7(心理学)
2012-07-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5-35,4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