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内隐攻击性研究综述

引用
自从杨治良等通过实验发现内隐攻击性以来,内隐攻击性便被纳入到了内隐社会认知的范畴,国内学者便采用国内学者主要采用了偏好判断法、内隐联想测验等方法深入广泛研究内隐攻击性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被试差异、社会情境、人格特征、启动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内隐攻击性、研究成果、综述

B841.7(心理学)

2012-07-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5-35,4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知识经济

1007-3825

50-1058/F

2012,(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