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3-0476.2019.01.006

论作品的"可复制性"要件 ——兼论作品概念条款与作品类型条款的关系

引用
作品的"可复制性"要件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理解.实践中法院主要对涉案智力成果的"独创性"进行考察,而"可复制性"要件则基本处于被漠视的尴尬境地,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可复制性"要件的"名存实亡"."可复制性"应被界定为"能够被客观感知的外在表达".在对此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应重构我国作品概念条款,明确作品的属概念为"表达".这既能契合"思想/表达二分法"的要求,又可避免对"可复制性"的误读.界定某一智力成果是否构成作品,应依据作品概念条款.作品类型条款不是可版权要件,无法归属于现行法的作品类型条款不影响智力表达成果的作品属性.

作品、可复制性、固定性、作品类型

南开大学重点学科骨干人才资助项目"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救济制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9-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59-6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知识产权

1003-0476

11-2760/N

2019,(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