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俱乐部趋同的检验、测度及解释:2003-2015年
论文基于Quah(1997)的分布动态学分析框架,采用扩展的Markov链和空间Markov链模型对我国大陆31省份2003-2015年间总用水、农业用水及工业用水效率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展开研究.首先对3类用水效率的俱乐部趋同现象进行检验,随后基于构造的俱乐部趋同指数对俱乐部趋同程度进行测算,最后从空间角度对俱乐部趋同现象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1)3类用水效率都存在着俱乐部趋同的现象,随着时间的积累,这种现象会有所缓解,但依然明显.例如T业用水效率低水平和高水平地区在5a后仍分别处于低水平和高水平的概率高达0.808和0.918,可见我国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协调力度亟待加强.2)工业用水效率整体的俱乐部趋同程度最高,其次是总用水效率,农业用水效率最小.我国地区间工业用水效率差异的固化程度最严重,部分地区长期维持在低水平,陷入了“低水平陷阱”,应引起政府的重视.3)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受空间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不同用水效率的邻近地区对本地区用水效率的变化存在一定影响,高水平的邻近地区有积极影响,低水平的邻近地区有消极影响;另一方面,高低水平俱乐部的空间分布存在着集聚特征,因此俱乐部内部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但高水平俱乐部内的正溢出作用远大于低水平俱乐部,这使得高低水平俱乐部之间差异进一步拉大,从而促进了俱乐部趋同现象的发生.这在我国工业用水效率的俱乐部趋同中尤其明显.
水资源利用效率、俱乐部趋同、俱乐部趋同指数、Markov链模型
33
TV213.4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7LY55;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开放研究基金项目CK-MV2017504/KY
2018-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10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