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测器方法下北京市人口空间格局变化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研究
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尺度特征,从乡镇街道尺度研究自然因素对城市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有利于得出更精细的结果,并为城市人口合理布局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利用第五、六次人口普查乡镇街道数据,分析北京市人口空间格局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研究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1)自然因素对不同类型人口空间格局影响具有差异性.对常住人口作用强度由大到小的自然因素分别是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地形起伏度、坡度、海拔高程和河网密度,对外来人口作用力由大到小的自然因素分别是地形起伏度、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坡度、海拔高程和河网密度;2)自然因素对不同地区人口空间格局影响具有差异性.除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外,坡度和河网密度分别对六环内、外区域人口密度影响较大.高程和地形起伏度对六环外人口格局作用力高于六环内地区;3)两类自然因素叠加对人口密度作用的强化方式体现为因素相互协同或因素作用力非线性增加.5类自然因素对人口密度的影响力交互作用探测值为1,各类自然因素对城市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力协同增强.
人口空间格局、地理探测器、北京市
32
X24;C922(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24,41371536;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SB010.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671124 and 41371536;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Beijing,No.14CSB010
2017-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385-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