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评价
论文采用ArcGIS 10.0及InVEST土壤保持模型,分析2000-2010年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模拟流域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及土壤保持量的变化规律,并着重探讨土地利用类型方式转变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0年间,流域裸地大比例减少90.18%(831.06 hm2),主要转移至水域,耕地大面积减少5 197.24 hm2(4.11%),主要流向灌丛和城镇;坡耕地还林还草初见成效,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成效显著.2)2000-2010年间,流域土壤侵蚀状况较为严重,整体处于中度侵蚀至强度侵蚀级别,但10a间侵蚀状况有减缓趋势;在该研究时段内,耕地大面积转为灌丛是该流域由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引起的土壤侵蚀减缓的主要原因;另外,耕地转为林地以及裸地面积的减少也起到了减轻土壤侵蚀的作用;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林地、灌丛及草地转为耕地时,土壤侵蚀强度则会明显增加.3)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受多方因素共同影响;2000、2010年研究区实际土壤保持量分别为5.35×108、5.47×108t;占全区面积一半以上的林地和灌丛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较为稳定,全区土壤保持功能有所提高.保证一定面积的林地、在人工干预下合理安排坡耕地还林还草区域的空间分布是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减少土壤侵蚀的必要措施,同时应注重对可利用耕地的保护.
土地利用变化、InVEST土壤保持模型、土壤侵蚀、土壤保持量、秦岭山地丹江流域
31
S157(土壤学)
环保部重点项目STSN-05-27;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309.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Key Projects,No.STSN-05-27;Spe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 of Meteorological Public Welfare Profession of Forest,No.201304309.
2016-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83-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