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营主体的碳汇供给潜力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增加森林碳汇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论文基于浙江、江西和福建三省农户和林场的调研数据,以杉木为案例树种,引用生长模型、修正的Faustmann模型碳密度和价格数据,对单一和碳汇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的杉木最佳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比较了不同森林经营主体碳汇供给潜力的差异,同时模拟了不同营林成本和利率水平下对森林经营主体碳汇供给差异造成的影响.可以发现,在可能的碳汇林经营模式下,基于目前杉木市场价格远高于碳价格的现实,森林经营主体的经营采伐决策并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从而导致在大范围的碳价格变动下碳汇的供给也没有显著增加,这也说明木材收益和碳收益的两个不同经营目标是协调的;林场凭借着规模、技术和资金等资源禀赋优势将成为今后碳汇林的适宜经营和供给主体;从影响因素来看,目前市场利率处于低位徘徊的前提下,即碳汇林地的潜在投资价值巨大,尤其对劣等土地的投资效果明显;理论上营林成本会提升继而导致碳汇供给增加,这反而对于森林固碳有显著正面影响.
森林碳汇、Faustmann模型、供给潜力、森林经营、杉木
29
S718.55(林业基础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03198,71273245;浙江省高等学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FX2013063;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决策科学与创新管理”重大招标项目RWSKZD01-2012ZB;浙江省自然基金Q12G030048.
2015-01-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01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