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析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对四川省2001—200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01—2009年间四川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水资源利用率在逐步提高;干旱灾害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影响较大,四川省历年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均大于生态足迹,存在一定的生态盈余,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情况较好。四川省水资源存在严重分布不均的现象,经济较为落后,对水资源需求量较小的西部高原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资源生态盈余较大;经济较为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的东部盆地地区水资源量小,生态盈余较低,在绵阳、遂宁、内江、自贡等地出现生态赤字,水资源利用呈现不安全状态。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应该充分考虑四川省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调度、利用水资源,促进四川省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川省、水资源评价、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
26
X826;TV211.1(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425-003
201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555-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