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水土资源的空间匹配格局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水稻的大面积种植,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数量、质量及其空间匹配状况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客观地评价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现状,该研究在分析水土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引入水资源可利用最作为水资源量的表征参数,从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与耕地资源的匹配角度,构建了区域水土资源匹配测算模型,并对其匹配程度进行了划分.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整体表现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欠缺"的态势,并且其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错位现象,已非惯称的"水土资源丰富和匹配";2008年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0.35×104 m3/hm2,远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0.56×104m3/hm2),水土资源匹配较差;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空间差异性较为显著,总体呈现出"南北优于东西,边缘优于腹地,林区优于农区,山丘区优于平原区"的格局.针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程度差、区域差异明显的特点,应在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兼顾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此提高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程度,为三江平原的粮食生产提供保障.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水资源可利用量、三江平原
26
F323.2(中国农业经济)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9BADB3B0205;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2325110014;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155-NCET-004
2011-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70-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