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3037.2008.02.007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中国生态可持续性分析
基于生态足迹和EMD方法,分析了中国1961~2005年生态可持续性的周期性变化,并建立具有周期性波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预测未来10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44年来,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具有明显的4.3年、14.3年和17年3个波动周期,人均生物承载力具有明显的3.5年、8.8年、17.7年和44年4个波动周期;若未来10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均延续过去44年的变化趋势,则2015年人均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生态赤字将分别为1.366ghm2、1.108ghm2和0.258ghm2,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较2005年分别下降了0.27ghm2、0.441ghm2,而人均生物承载力增加了0.171ghm2.在保持经济、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这种程度的生态超载有可能通过贸易引进生物承载力,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等增加生物承载力得到缓解.
生态经济学、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经验模态分解、非线性预测
23
F062.2(经济学分支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044;国家"211工程"二期工程重大项目
2008-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3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