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3037.2005.06.007
基于Sufer7.0的黄河流域不同旱作类型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比较
土壤水分是土地持续利用、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及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的基础,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已经成为前沿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论文以黄河流域43个国家级农气站点资料为数据基础,以Sufer7.0为技术手段,就不同旱作类型区土壤水分季节和垂直变化动态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由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偏旱区→半湿润区土壤水分含量的季节变化呈逐渐增加趋势,而且半干旱偏旱区和半干旱区,因大量失墒的时间长、耗水强度大而引起的干旱比半湿润偏旱区和半湿润区更为强烈;②不同旱作类型区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的趋势均表现为上层变化幅度较下层大.且由干旱区→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偏旱区→半湿润区,表层0~5cm→下层50~100cm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同时,可将土壤含水量从上到下的变化趋势分为增长型、降低型和波动型三种情况;③黄河流域土壤水分活跃变化层大致为0~30cm,缓慢变化层为30~100cm,相对稳定层为>100cm土层.活跃变化层由干旱区向半湿润区依次加厚,从0~5cm到0~30cm.
Sufer7.0、旱作类型区、土壤水分、黄河流域
20
S152.7(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01004,40271007;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项目2004DIB3J095;Challenge Program on Water & Food;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
2005-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843-850